之前回台南時,
曾經過這裡幾次,
所以去年八月趁著有交通工具(因為皮斯在台南沒有交通工具可用),
便趕快來這裡走訪。
在中華西路上,
會看到一個很大的扛棒,
沿著新忠路進去,
就會看到「黑橋牌香腸博物館」。
民國46年,自軍中退伍的陳文輝先生,
選擇在台南運河旁俗稱「烏橋仔」的地方成立簡單的肉品加工廠,從事生產批發工作。
五O年代的台灣物資缺乏,肉類屬於奢侈品,
為便於保存及幫助下飯,當時的中式香腸都是鹹膩又乾硬,稱不上美味。
初期的黑橋牌以生產批發肉鬆為主,但因為肉鬆僅用來配飯不適合零吃,
銷售量一直無法拓展,於是陳文輝先生開始嘗試改良市面上乾鹹的香腸,成為現今台灣香腸的創始者。
民國52年,陳文輝先生在台南市海安路開設第一家門市時,
便以「黑橋牌」為店名,「黑橋牌香腸」的名號此時正式創立。
【以上摘自黑橋牌官方網站介紹】
香腸博物館總共有三樓,
一樓有熟食區與專賣店,並提供室內座位供遊客用餐。
二樓,是「香腸文化展區」。
讓參觀遊客了解香腸為何、如何製造,及世界各國的香腸等,
對香腸這門學味,有更深的認識。
三樓,是「黑橋牌歷史展區」,
也是皮斯自己最喜歡的一區,
除了有許多造景外,
還有許多皮斯感受熟悉的印象。
因為皮斯的外婆在市場賣豬肉,
每每去菜市場找外婆時,
就會一直看著絞肉機,
覺得他把肉弄成一條條的,
很有趣、很像在變魔術。
「全生」的肉燥飯,
是皮斯最愛吃的一間,
他的肉燥是用肥肉,皮斯覺得咀嚼起來很香,
每次回台南,都會吃上一碗。
(但後來全生旁邊又開了間「福生」,據說是拆夥,但實際情形怎樣皮斯不清楚)
幼稚園的戶外教學,
也帶小朋友來這裡認識香腸歷史。
三樓,還附有試聽室,
撥放黑橋牌的來由,
懶得看文字說明的朋友,
可以考慮來這裡看影片,
讓你更輕鬆了解黑橋牌香腸。
皮斯雖然是台南人,
但還是來到這個博物館,
才知道原來黑橋牌是從台南發跡,
皮斯真的是跟台南很不熟阿((冏))。
不過只靠著香腸,
就可以發展成規模這麼大的品牌,
而且還有了博物館,
真的讓皮斯覺得很佩服,
如果有經過這附近的朋友,
不妨來瞧瞧。
※附近景點遊記:
【黑橋牌博物館資訊】
地址:台南市南區中華西路一段103號
電話:06-2614186
開館時間:(免費參觀,提供導覽服務,請詳見官網說明)
週一休館,週二~周日9:30-17:30,最晚入館時間為17:00
官網:http://www.blackbridge.com.tw/mus3-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