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末的好天氣,
是拍照的好時機。
於是我們帶著肚肚,到安平來散散步。
我們沒有特別的目的地,
就只是在安平大街上漫步著。
走過安億橋、沿著平生路走到底,
便會看到一處被綠葉覆蓋著小屋。
而這小屋外頭的欄杆裡,
則放滿了一個又一個的蚵殼。
這個看起來不是很起眼的小屋,是「安平蚵灰窯文化館」。
為目前臺灣僅存的完整蚵灰窯。
台南市政府為推動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,將蚵灰窯、安平樹屋與安平海關列為國家歷史風景區內的三大景點。
燒蚵灰是台南地區的傳統產業,以蚵灰窯的主體建築物、倉庫組成的文化館,
內部陳列許多早期燒蚵器皿,除此更設有蚵的科學展示及蚵灰的應用。
【引自文化部介紹】
今天拜訪這裡之前,
一直以為蚵殼在把蚵肉挖出後,就沒其他用途。
沒想到,蚵殼還可以燒成粉、再加上糖水和糯米成為建材。
館內,
放著在窯中燒蚵殼的照片,
燒蚵殼前,似乎還要經過祭拜,是很慎重的過程。
而外頭那個被綠葉排滿、用紅磚堆疊起的小屋,
其實就是「蚵灰窯」。
若不是看裡頭的介紹、光看外表,
真的很難看出他是那麼具有意義的一處所在。
蚵灰窯文化館不大,大概不到20分鐘就可逛完。
所以,我們又到安平的老巷弄間隨意走走。
雖來過安平好幾次,
但是第一次踏進蚵灰窯文化館,
真是大開了眼界、也長了不少知識。
下次再來安平走走時,
不知道又會發現什麼新鮮事:)
※附近景點遊記:
尋找自己的守護劍獅‧海山館(原安平鄉土館)+a little安平老街
【安平蚵灰窯文化館資訊】
地址:台南市安平區安北路110之1號
電話:06-2286836
開放時間(免費參觀):8:30-17:30
(周一休館,但遇連續假日翌日休館)